神盾厂房修缮
防水 | 补漏 | 除锈 | 翻新
一、工程概况
工程名称:[具体钢结构厂房名称] 屋面防水工程
工程部位:钢结构厂房屋面,重点处理彩钢瓦搭接缝、彩钢瓦与亮瓦搭接缝、螺钉部位
防水材料:20cm 宽、2.0 厚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(热熔型)
施工环境要求:施工温度宜为 5-35℃,风力小于 5 级,雨天、雪天、雾天及基层潮湿时禁止施工
二、材料与工具准备
(一)材料准备
SBS 防水卷材:规格为 20cm 宽、2.0 厚,需具有产品合格证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验报告,确保符合 GB 18242-2008《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》标准。
基层处理剂:选用与 SBS 卷材配套的溶剂型或水乳型基层处理剂,用于增强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。
密封膏:采用高品质聚氨酯密封膏或丁基橡胶密封膏,用于螺钉部位及卷材搭接边的加强密封。
辅助材料:砂纸(80-120 目)、抹布、棉纱等,用于基层清理。
(二)工具准备
加热工具:热风枪(功率 2000-2500W,配备可调温装置)、喷灯(备用,用于局部加热)。
铺贴工具:橡胶滚筒(直径 80-100mm,长度 20-30cm)、刮板(不锈钢材质,宽度 5-8cm)。
裁剪工具:美工刀(配备备用刀片)、卷尺(3m/5m)、记号笔、直角尺。
安全工具:安全帽、防滑鞋、安全带(高空作业时使用)、防火灭火器(4kg 干粉灭火器,每 50㎡配备 1 具)。
三、详细施工流程
(一)施工前准备
屋面检查:排查屋面彩钢瓦是否存在变形、破损、松动,螺钉是否锈蚀、松动,搭接缝是否错位、漏缝,亮瓦与彩钢瓦衔接是否平整,对发现的问题先进行修复(如更换破损彩钢瓦、拧紧或更换锈蚀螺钉、校正搭接缝)。
技术交底: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方案、技术要求、安全规范,确保每人熟悉施工流程及质量标准。
(二)基层处理
清理基层:用抹布、棉纱擦拭彩钢瓦表面、搭接缝及螺钉部位,去除灰尘、油污、浮锈;对有锈蚀的部位,用砂纸打磨至露出金属本色,再用抹布清理残留锈粉。
涂刷基层处理剂:将配套基层处理剂搅拌均匀,用毛刷沿彩钢瓦纹理方向涂刷,重点涂刷搭接缝、螺钉及彩钢瓦与亮瓦衔接处,涂刷厚度控制在 0.1-0.2mm,确保均匀无漏涂、无堆积;基层处理剂干燥时间不少于 4h(常温下),干燥后基层表面应无粘手现象。
(三)SBS 防水卷材裁剪
测量尺寸:用卷尺分别测量彩钢瓦搭接缝长度、彩钢瓦与亮瓦搭接缝长度,记录螺钉间距及分布位置。
卷材裁剪:
彩钢瓦搭接缝:按搭接缝长度 + 10cm(两端预留长度)裁剪卷材,确保卷材宽度(20cm)完全覆盖搭接缝(搭接缝宽度通常为 5-10cm,卷材两侧各预留 5-7.5cm 覆盖宽度)。
彩钢瓦与亮瓦搭接缝:按缝长 + 15cm(两端预留)裁剪,若缝处有弧度,需根据弧度分段裁剪,每段搭接长度不小于 5cm。
螺钉部位:裁剪成直径 12-15cm 的圆形卷材(或边长 12-15cm 的方形),确保完全覆盖螺钉头部及周围 5cm 范围。
(四)分部位铺贴施工
1. 彩钢瓦搭接缝铺贴
定位放线:用记号笔在基层处理剂干燥后的搭接缝两侧标记卷材铺贴边界,确保卷材居中覆盖搭接缝。
卷材加热:手持热风枪,枪口与卷材底面呈 45° 角,距离卷材 10-15cm,均匀加热卷材底面改性沥青层,加热温度控制在 180-220℃(以沥青融化呈亮黑色、不碳化为准),加热范围为卷材铺贴宽度(20cm)。
铺贴压实:从搭接缝一端开始,将加热后的卷材迅速对准标记边界铺贴,用橡胶滚筒沿卷材长度方向匀速压实(速度 2-3m/min),先压卷材中间(覆盖搭接缝处),再向两侧压实,排出卷材与基层间的空气,确保无空鼓、气泡。
端部处理:卷材两端预留部分折回,加热后压实,形成 “封头”,防止水从端部渗入。
2. 彩钢瓦与亮瓦搭接缝铺贴
缝口预处理:若彩钢瓦与亮瓦搭接处有高低差(差值>3mm),先用密封膏在低侧基层涂抹找平(厚度 3-5mm),干燥 2h 后再进行后续施工。
卷材加热与铺贴:因亮瓦(多为 FRP 材质)耐热性低于彩钢瓦,热风枪加热时需降低温度至 160-190℃,且避免直接长时间加热亮瓦表面;先铺贴彩钢瓦一侧卷材,加热压实后,再向亮瓦一侧延伸铺贴,用刮板重点压实两种材质交接处,确保卷材与亮瓦表面紧密贴合。
边缘密封:在卷材与亮瓦衔接的边缘,沿卷材宽度方向涂抹 1 层密封膏(宽度 5-8mm,厚度 3-5mm),密封膏需覆盖卷材边缘及亮瓦表面 2-3mm。
3. 螺钉部位铺贴
螺钉检查与处理:再次检查螺钉是否拧紧,若有松动及时拧紧;对螺钉头部锈蚀处,用砂纸打磨后清理干净,涂抹 1 层基层处理剂(局部补涂)。
卷材加热铺贴:将圆形(或方形)卷材底面均匀加热(温度 180-200℃),对准螺钉头部铺贴,先压实螺钉头部正上方卷材,再向周围呈放射状压实,确保卷材与彩钢瓦表面、螺钉头部无空隙。
加强密封:在螺钉头部上方卷材表面,围绕螺钉涂抹 1 圈密封膏(直径 8-10cm,厚度 4-6mm),形成加强防水层。
(五)整体检查与修复
全面检查:所有部位铺贴完成后,目测卷材表面是否平整、无褶皱、无空鼓,边缘密封是否完好,螺钉部位密封膏是否均匀;用小锤轻敲卷材表面,若发出 “空鼓声”,标记空鼓位置。
空鼓修复:对空鼓部位,用美工刀沿空鼓边缘切出 “V” 型口(角度 45°,深度至基层),用热风枪加热空鼓处卷材及基层,排出空气后重新压实,若卷材破损,需裁剪小块卷材(比破损处大 5cm)加热铺贴覆盖,并补涂密封膏。
四、技术要求
基层要求:基层表面应洁净、干燥(含水率≤8%,可采用薄膜覆盖法检测:覆盖 2h 后薄膜内无结露即为合格),平整度误差≤3mm/2m,无尖锐凸起、凹陷及松动部件。
基层处理剂要求:涂刷均匀,无漏涂、堆积,干燥后附着力达标(用手指轻搓无粉末脱落)。
卷材加热要求:加热温度需精准控制,避免温度过低导致粘结不牢,或温度过高造成卷材碳化、老化(加热后卷材表面无焦斑、无异味)。
铺贴质量要求:
卷材与基层粘结率≥95%,单个空鼓面积≤100cm2,且每 100㎡空鼓数量≤3 处。
彩钢瓦搭接缝处卷材覆盖宽度≥10cm(搭接缝居中),彩钢瓦与亮瓦搭接缝卷材覆盖宽度≥8cm,螺钉部位卷材覆盖螺钉头部边缘≥5cm。
密封膏要求:密封膏需与卷材、基层材质相容,涂抹均匀、连续,无气泡、开裂,固化后硬度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邵氏硬度≥40)。
五、注意事项
(一)施工安全
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,佩戴安全帽,穿防滑鞋,屋面作业面需设置安全防护栏杆(高度≥1.2m),严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作业。
热风枪、喷灯等加热工具使用前需检查电路、燃气管道是否完好,避免漏电、漏气;施工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(如卷材堆放区需距离施工点≥5m),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灭火器。
严禁在屋面嬉戏、追逐,施工工具(如美工刀、卷尺)需放在工具袋内,避免掉落伤人;遇大风(风力≥5 级)、雷雨天气,立即停止施工并撤离屋面。
(二)施工质量
卷材铺贴过程中,需边铺贴边检查,发现气泡、褶皱立即处理,避免事后返工;每完成 100㎡屋面防水施工,需进行一次阶段性质量验收,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。
基层处理剂未干燥前不得铺贴卷材,避免卷材与基层粘结不牢;冬季施工(温度 5-10℃)时,需延长基层处理剂干燥时间(不少于 6h),并适当提高卷材加热温度(200-230℃),但需防止基层过热变形。
亮瓦表面较光滑,铺贴卷材前需用砂纸轻磨亮瓦表面(增加粗糙度),再涂刷基层处理剂,确保卷材与亮瓦粘结牢固。
(三)成品保护
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,72h 内禁止在屋面行走、堆放重物,避免尖锐物体划伤卷材;后续屋面其他施工(如设备安装)需在卷材表面铺设木板或彩条布作为保护层。
若施工过程中卷材被破损,需立即用同规格卷材修补(修补范围比破损处大 10cm),并补涂密封膏;禁止在已铺贴好的卷材表面随意开孔、打钉。
施工完成后,及时清理屋面残留的卷材边角料、工具等,避免杂物堵塞屋面排水口。
(四)环境要求
基层处理剂、密封膏等挥发性材料需密封储存,施工时保持屋面通风良好,操作人员可佩戴口罩,减少有害气体吸入。
卷材裁剪产生的边角料需集中收集,统一处理,不得随意丢弃;施工废水(如清洗工具的污水)需经处理后排放,避免污染环境。
六、质量验收
外观验收:目测屋面防水卷材铺贴平整、无褶皱、无空鼓、无破损,边缘密封膏均匀连续,螺钉部位密封完好,无渗漏痕迹。
蓄水试验:对屋面低凹处(如天沟、排水口周围)进行蓄水试验,蓄水高度 5-10cm,保持 24h,观察屋面下方(厂房室内)对应部位是否有渗漏,若有渗漏需查明原因并修复,重新进行蓄水试验。
淋水试验:对屋面坡度较大(坡度>15°)无法蓄水的部位,采用高压水枪(水压 0.3MPa)进行淋水试验,淋水时间 2h,观察室内是否有渗漏,重点检查搭接缝、螺钉部位。
抽样检测:按屋面面积每 100㎡抽查 1 处,每处抽查面积 10㎡,不足 100㎡按 100㎡计算;检测卷材粘结强度(采用拉拔试验,粘结强度≥0.3MPa),密封膏硬度(邵氏硬度计检测),检测结果需符合技术要求。
验收记录:验收合格后,填写《钢结构厂房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记录》,由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(或建设单位)签字确认,归档保存。